第133章
關燈
小
中
大
新政的大概內容總結出來, 主要是在稅收方面。
因為這兩年國庫空虛,大魏皇帝一邊鼓勵開墾荒地,一邊提高商人稅收。這次的新政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改變, 那就是讀書人的稅。
大魏的官員都是不需要納稅的,讀書人只要考上了秀才,就可以免去全家的賦稅。
這兩年鼓勵讀書人參加科舉, 秀才的比例一直在上漲, 所以新政的其中一項規定就是此後, 讀書人考上秀才, 全家依然繼續交稅,只是比平常百姓家交的少。
在場的都是讀書人,家境好的自然不在乎這點錢, 和那些寒門子弟就不一樣了。
有人站出來說道:“我們辛辛苦苦考上秀才, 不就是想能為家裏減輕些負擔嗎?如今,新政一出, 這書不就白讀了嗎?”
底下有支持的聲音,也有反對的聲音。李志遠原先準備的論據和事例都沒用上, 而這個時候需要的正是辯論口才, 不開口說話根本無法從這麽多人中脫穎而出。
按理說李志遠貴為尚書之子,家中有錢有勢,外祖父還是大儒, 他應該會反對剛才那個人的言論才是。
然而他卻道:“說的十分在理, 天下讀書人眾多,尤其是底價的寒門學子,如果此政施行下去, 難保不會令他們放棄科考。如此一來, 對於我大魏江山的文壇, 將會是一大創傷,如此得不償失啊!”
這新政令是皇帝頒發的,然而皇帝上面還有個皇太後。這一任的大魏皇帝還在孩提時期就登基了,一直都是由太後垂簾聽政,把持朝政。在皇帝十八歲那年,不得不還政於他。
然而即便如此,皇帝也不是那麽自由的,依然被處處掣肘。李志遠的娘是太後的遠房侄女,有了太後的幫襯,他們家並不是很把這個年輕的皇帝放在眼裏,而是對太後的命令馬首是瞻。
今日論政的題被改為新政,也是皇帝想聽聽讀書人對這個新政的看法。
天下寒門舉子眾多,在場的也有寒門出身的,他們對李志遠的話很是認同。
旁邊的李志遠越說越起勁,在場的多數寒門學子還紛紛為他捧場,這讓他的自信心一度膨脹到兩個罐子都裝不下了。
不過姜子延並不這麽認為,雖說這個新政有好有壞,但他依然認為是利大於弊的。當政者一定是充分考慮過這一點,才會決定正式頒發這個新政。
他道:“在下不這麽認為。雖然新政並沒有完全免除中了秀才的讀書人的賦稅,可從新政的內容來看,是免除了百分之八十的,意思是只需要交剩餘的百分之二十的賦稅就可以了。再者,天下讀書人難道寒窗苦讀十年只是為了這點銀兩嗎?那你們天天口口聲聲所說的文人風骨呢?”
“十年寒窗苦讀,一朝為官,當以報效國家為己任,須知有國才有家。雖然賦稅不能完全免除,但也給大部分的家裏都減輕了負擔。前些年,邊境一直在打仗,致使如今國庫空虛,多交百分之二十的賦稅,也算是為國家貢獻了一點小小的力量。怎麽如今被你們說起來竟是如此的惡劣不堪呢!”
姜子延一席話說的在場許多人臉上都十分羞愧。一旁的黃燁面上不顯,但心裏卻十分高興。
這個新政一出,他最怕的就是有些人鼓動這些書生,最後讓它施行行不下去。今日就算沒有姜子延說這番話,他也安排了其他人引導正面的言論。
但如今事情發展的比他想象的還要好,因為剛才姜子延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好了,而且絲毫看不出一點人為在背後操縱的痕跡,不給宮裏的那位太後抓住任何把柄。
李志遠被這番話說的羞紅了臉,從第一場積壓到現在的火氣一下子爆發了,反正他們家後頭有宮裏的太後老人家撐腰,他不管不顧道:“你算個什麽東西?你一個候府出身不知百姓疾苦的紈絝子弟,怎麽能明白你口中說的的那一點點錢對那些寒門之家的重要性!
你在吃香的喝辣的揮霍著大筆錢的時候,人家可都是在吃苦努力生活。況且你一個行商的,又不是讀書人,有什麽立場站在多數人的角度發言指責?姜瑜,你以前在京城幹過的那些蠢事,需要我一一向大家說明嗎?”
姜子延看著現在李志遠咄咄逼人的模樣,心想他今天是跟自己杠上了。
他道:“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,即便以前我少不更事犯過錯,可如今我已然重新改過,你想怎麽說明我都沒意見。可新政的事既然拿出來當做議題,那就說明在場的每個人都是有發言權的,既然你能說,我為何不能說?”
“你!”李志遠怒氣又攀升了許多,從開始到現在,他一直在受挫,還被迫在眾人面前丟臉,還有剛才外祖父的事,也讓他臉上很難堪。
李志遠心頭暗暗叫罵,寧安侯府算個什麽東西?不過是個空有名頭的爵位罷了,誰不知道如今的寧安侯府逐漸走向沒落,根本不值得他放在眼裏。
特別是當他扭過頭看到姜子延臉上似笑非笑的眼神,總覺得那張臉上充滿了對他的嘲諷。
如此一想李志遠終於忍不住爆發了,他聲音都變得尖銳了許多,“好你個姜瑜,你那是什麽眼神?是在看不起我嗎?別仗著你身後有一個侯府,你也不打聽打聽,這些年你們寧安侯府在京城是個什麽笑話!
失蹤了兩年才回來,誰知道你是被什麽歹人擄去了,這次回來費了不小的勁吧?聽人說那些山寨子裏的土匪們最喜歡長的標致的小郎君了,就憑你這張臉皮,能逃出來想必在那些男人身上下了不少工夫吧?”
這話越說下流,在場的除了體面些的讀書人,有很多都是京城裏的富家子弟,這種小混話私底下他們經常說,可如今這個場合行的都是高雅之事,說這些難免引得在場其他人心理不適。
看李志遠還想接著說下去,一開始在臺上主持的那個人咳嗽了兩聲,想要制止他。
然而沒等他開口,曹玄石忽然出聲教訓道,“混賬東西,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?剛才說的都是什麽話!”
曹玄石畢竟年紀大,見識多,趕緊制止了他。
在這種地方說那些混賬話,往小的地方說,是嘴上沒個把門的愛說玩笑話,有辱斯文。若是往大了說,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有為讀書人的風範,是失德之舉,弄不好還會連累在朝為官的家人。
若是被朝堂上的言官們知道了,一封折子上書彈劾,說李尚書教子無方,有失穩妥。一個尚書連家都治不好,又何談身為臣子幫天子治國呢?
李志遠也是一個讀書人,他的條件好,外祖父又是大儒,什麽稀缺的讀書資源都能拿到。如今也是一名舉子,二月底也是要參加春闈的。如果今日這件事鬧大的話,哪怕日後他考上了進士,也有可能會被奪了功名。
他說話的時候沒有顧及到這個後果,曹玄石卻是知道的。
曹玄石又道:“還不快給在場的博士和舉子們認錯,就你這個水平還敢在這裏口出狂言,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!”
他說這話的潛臺詞就是這個外孫年紀還小,不懂事,才會說這些混賬話。把他犯的錯全都歸結於年紀小上面,誰會跟一個孩子計較呢?
曹玄石到底占著一個大儒的名頭,臺上的幾個博士看著這個局面,幹脆打了個圓場,說道:“沒事沒事,孩子年紀還小,沒見過大風大浪,說話做事不穩重也是常理之中。”
見有人遞了臺階,曹玄石心裏還是很欣慰的,順著就下來了。這個外孫是他一手培養的,還好這番言論被遮掩了過去,以後就算有人再提及也沒什麽好說的。
國子監的博士們雖然只是教書做學問,但是手上沒那麽點人脈,教出來的成才的學生不計其數。
曹玄石末了還教訓李志遠道:“你這孩子,以後要多向幾位博士學習,他們的知識可不比你外祖父我少,能學到一點都會使你受益匪淺的。”
這話面上是在教訓外孫,實際上,卻是在捧高幾個博士。誰不喜歡聽好聽話?這幾個人也一樣,聽見曹玄石這麽說,雖然嘴上謙虛的說哪裏哪裏,但心裏也都高興的很。
於是雙方像是默契的達成了共識,將方才的事揭過不提。
第三場的論政被這麽一打岔中斷了一會,不過總體來說大家討論的十分盡興,時間還未結束,新一輪的辯政又開始了,看上去無比和諧,仿佛剛才的沖突並沒有發生過。
就在此時,底下忽然有人起身,聲音不大卻十分有威嚴:“今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!竟不知我大魏的讀書人在論辯場上如此巧言善辯!”
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,從黃燁的口中說出來卻相當有威懾力。
這話單獨來說並沒有什麽,然而黃燁在說這句話時卻是看著曹玄石說的。
臺上的幾個博士其中有人早就認出了黃燁,但都不敢開口提起。至於曹玄石,他的註意力都集中在了李志遠和姜子延的身上,底下坐著的那麽多人他幾乎都沒正眼瞧過。所以自始至終都沒發現當今皇上坐在下面。
在場的其他學子可沒見過當今天子長什麽模樣,只是聽到這人如此口出狂言,心裏不由得吃驚,紛紛都看過去,想知道是哪家的子弟竟然如此放肆。
曹玄石在聽到這句話時臉上浮現一絲不耐,是誰這麽不識擡舉?剛才的事情不都翻篇了嗎?
然而在看到黃燁的那一刻他整個人都要暈厥過去,完了,今天的事全被皇上看到了,他臉色慘白,楞在當場,一時之間都忘了下跪行禮。
臺上的博士們一眼則是就認出了黃燁,當即就有人撩起衣擺跪下道:“恭迎皇上駕到,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一聲萬歲萬萬歲給驚懵了,楞了一下後意識清醒過來,趕緊跟著跪下行禮,眾人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,聲音響徹了整個同文館。
姜子延自然也跟著大家都跪下了,他也很驚訝,沒想到這個黃燁竟然是當今聖上,他之前還猜是哪位王爺或者皇親國戚,竟然都猜錯了。
主要黃燁看起來實在太過年輕,在姜子延的認知裏,雖然皇帝才二十幾歲,但每日因國事操勞,怎麽看都不該是黃燁這種清俊小生。
姜子延從來到這個時代後,就一直在西南地區生活,僅僅只是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一些關於這個朝代的事情。
有關於皇帝的事情他其實知道的不多。
當今皇帝名諱為李承燁,別看這位皇帝親政時間短,但聽說是個很有手段的人。不然也不會在太後的把持下一步一步壯大羽翼。
大概是皇太後依然貪戀權勢,從小扶持的皇帝長大了,不受控制了,像很多史書記載的那樣,便把主意打到了下一代皇子的身上。
於是開始變著法的給皇帝的後宮添人,想讓他早早誕下皇子,然後她就可以覆制當年的法子,弄垮皇帝的身體,帶小皇子登基,她依然可以垂簾聽政。
看今天黃燁的做派,姜子延對他的印象很好,並不像民間傳聞的那樣陰險兇狠。最起碼要比史書上記載的上一任殘暴的旻帝強多了。
“都起來吧。”黃燁說道,他還特地虛扶了一下離他較近的姜子延,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。
在黃燁心裏,姜子延和傳聞中的一點都不一樣,他對侯府的這個小公子其實是有些印象的。
當年李志遠從馬上摔下來斷了腿,說是姜瑜做的,李尚書不依不饒非要讓姜瑜賠一條腿,還因為此事在禦前告了狀。
但他心裏知道李尚書是親後一黨,他並不想幫他,所以便用其他借口擋了回去。
後面姜瑜的大伯母柳氏和祖父害怕被李尚書找上門來,便將他送往了鄉下莊子,這才有了後來姜瑜遇害的事。
黃燁心裏不由得再次感嘆,傳言不可信,眼見才為實。
他再一次問道:“姜子延,你真的不考慮參加科舉入朝為官嗎?”
姜子延楞了一下,隨後搖了搖頭,“皇上,我志不在此,不喜入朝為官。只想去經商游遍天地,過一些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”
黃燁心裏十分失望,他是個惜才之人,而且如今朝堂上,他繼續培養自己的心腹大臣,對於姜子延他十分欣賞,奈何對方卻無意入朝為官。
姜子延看他好像有些失望,便道:“皇上,就算我不去科考,也一樣能幫到皇上的。我大概還是挺有經商天賦的,您相信我,大魏在您的治理下一定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然後他拉過林昭,還有陳勉和楊肅,“雖然我不考科舉,但他們都是今年的舉子,而且他們的才華比我強多了,總會能幫到皇上的。”
這可是個給皇上留個好印象的好機會,其他人可是只有在殿試的時候才能有一睹天子容顏的機會。
若是此時便能給皇帝留個印象,等他日真的走到了殿試,說不定能比其他人先一步獲得皇帝的註意,對於前途只會有益無害。
陳勉他們自然也懂這個意思,大大方方的介紹了自己的名字。
黃燁點點頭,說道:“朕希望能在金鑾殿上都能看到你們。”
這句話對於所有的舉子來說都是極大的鼓勵,就好比前世的國家主席對一個高中生說,希望能在首都大學裏看到你一樣。
陳勉激動壞了,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,楊肅也十分高興。林昭看起來要比他們倆鎮定的多,他本來就對這次的科舉有信心。他現在心裏還裝著另一樁事,是關於姜子延的。
今天他才知道,原來當初撿回來的這個人是京城侯府的小公子,怪不得當初總覺得他身上有一股子貴氣。
到了京城,他就相當於回了家。那他以後還回他們現在買的房子裏住嗎?會不會等今天結束之後就要回侯府了?
他身份如此尊貴,而自己只是一個鄉下家徒四壁進京趕考的寒門舉子,身份差距如此大,他們以後還能像以前一樣生活嗎?
此時林昭的心裏在想什麽姜子延完全不知道,不過能讓他的名字在皇帝這裏掛個號,他心裏還是十分開心的。
不過旁邊的黃燁可就沒那麽開心了。他如此欣賞的人拒絕入朝為官本身就讓他有點不高興,再加上剛才曹玄石的事情,他面上的威嚴就更重了。
心裏的火積壓著,一股腦的沖向了曹玄石。
“曹玄石,朕今天真是沒想到,原來我大魏的文壇大儒竟然是一個愛搬弄是非、做事有失偏頗、沽名釣譽之人!”
一連三個德行有失的詞從黃燁的嘴裏砸向曹玄石,直砸的他腦袋暈暈的,雙腿直打顫,忽然間大腦一片空白,一句辯駁的話都說不出來。
黃燁目光淩厲的看著他,又道:“曹大儒這個外孫是你手把手教出來的嗎?怪不得這麽會說話,讀書人的仁義道德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嗎!”
最後一句話的語氣十分重,像是怒火集中的高點。不只是把曹玄石嚇得不輕,還有不遠處的李志遠,他看起來比曹玄石還要糟糕。
整個人臉色蒼白,跪在地上雙手雙腿都在顫抖,已經開始口齒不清了,一個勁兒的磕頭,嘴裏說著:“求皇上恕罪,求皇上恕罪……”
作者有話要說:
關於前面所有出現的詩詞還有對聯都是在網上查的資料,前面忘記說明了,在這裏說明一下。大家晚安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因為這兩年國庫空虛,大魏皇帝一邊鼓勵開墾荒地,一邊提高商人稅收。這次的新政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改變, 那就是讀書人的稅。
大魏的官員都是不需要納稅的,讀書人只要考上了秀才,就可以免去全家的賦稅。
這兩年鼓勵讀書人參加科舉, 秀才的比例一直在上漲, 所以新政的其中一項規定就是此後, 讀書人考上秀才, 全家依然繼續交稅,只是比平常百姓家交的少。
在場的都是讀書人,家境好的自然不在乎這點錢, 和那些寒門子弟就不一樣了。
有人站出來說道:“我們辛辛苦苦考上秀才, 不就是想能為家裏減輕些負擔嗎?如今,新政一出, 這書不就白讀了嗎?”
底下有支持的聲音,也有反對的聲音。李志遠原先準備的論據和事例都沒用上, 而這個時候需要的正是辯論口才, 不開口說話根本無法從這麽多人中脫穎而出。
按理說李志遠貴為尚書之子,家中有錢有勢,外祖父還是大儒, 他應該會反對剛才那個人的言論才是。
然而他卻道:“說的十分在理, 天下讀書人眾多,尤其是底價的寒門學子,如果此政施行下去, 難保不會令他們放棄科考。如此一來, 對於我大魏江山的文壇, 將會是一大創傷,如此得不償失啊!”
這新政令是皇帝頒發的,然而皇帝上面還有個皇太後。這一任的大魏皇帝還在孩提時期就登基了,一直都是由太後垂簾聽政,把持朝政。在皇帝十八歲那年,不得不還政於他。
然而即便如此,皇帝也不是那麽自由的,依然被處處掣肘。李志遠的娘是太後的遠房侄女,有了太後的幫襯,他們家並不是很把這個年輕的皇帝放在眼裏,而是對太後的命令馬首是瞻。
今日論政的題被改為新政,也是皇帝想聽聽讀書人對這個新政的看法。
天下寒門舉子眾多,在場的也有寒門出身的,他們對李志遠的話很是認同。
旁邊的李志遠越說越起勁,在場的多數寒門學子還紛紛為他捧場,這讓他的自信心一度膨脹到兩個罐子都裝不下了。
不過姜子延並不這麽認為,雖說這個新政有好有壞,但他依然認為是利大於弊的。當政者一定是充分考慮過這一點,才會決定正式頒發這個新政。
他道:“在下不這麽認為。雖然新政並沒有完全免除中了秀才的讀書人的賦稅,可從新政的內容來看,是免除了百分之八十的,意思是只需要交剩餘的百分之二十的賦稅就可以了。再者,天下讀書人難道寒窗苦讀十年只是為了這點銀兩嗎?那你們天天口口聲聲所說的文人風骨呢?”
“十年寒窗苦讀,一朝為官,當以報效國家為己任,須知有國才有家。雖然賦稅不能完全免除,但也給大部分的家裏都減輕了負擔。前些年,邊境一直在打仗,致使如今國庫空虛,多交百分之二十的賦稅,也算是為國家貢獻了一點小小的力量。怎麽如今被你們說起來竟是如此的惡劣不堪呢!”
姜子延一席話說的在場許多人臉上都十分羞愧。一旁的黃燁面上不顯,但心裏卻十分高興。
這個新政一出,他最怕的就是有些人鼓動這些書生,最後讓它施行行不下去。今日就算沒有姜子延說這番話,他也安排了其他人引導正面的言論。
但如今事情發展的比他想象的還要好,因為剛才姜子延說的這番話實在是太好了,而且絲毫看不出一點人為在背後操縱的痕跡,不給宮裏的那位太後抓住任何把柄。
李志遠被這番話說的羞紅了臉,從第一場積壓到現在的火氣一下子爆發了,反正他們家後頭有宮裏的太後老人家撐腰,他不管不顧道:“你算個什麽東西?你一個候府出身不知百姓疾苦的紈絝子弟,怎麽能明白你口中說的的那一點點錢對那些寒門之家的重要性!
你在吃香的喝辣的揮霍著大筆錢的時候,人家可都是在吃苦努力生活。況且你一個行商的,又不是讀書人,有什麽立場站在多數人的角度發言指責?姜瑜,你以前在京城幹過的那些蠢事,需要我一一向大家說明嗎?”
姜子延看著現在李志遠咄咄逼人的模樣,心想他今天是跟自己杠上了。
他道:“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。都說浪子回頭金不換,即便以前我少不更事犯過錯,可如今我已然重新改過,你想怎麽說明我都沒意見。可新政的事既然拿出來當做議題,那就說明在場的每個人都是有發言權的,既然你能說,我為何不能說?”
“你!”李志遠怒氣又攀升了許多,從開始到現在,他一直在受挫,還被迫在眾人面前丟臉,還有剛才外祖父的事,也讓他臉上很難堪。
李志遠心頭暗暗叫罵,寧安侯府算個什麽東西?不過是個空有名頭的爵位罷了,誰不知道如今的寧安侯府逐漸走向沒落,根本不值得他放在眼裏。
特別是當他扭過頭看到姜子延臉上似笑非笑的眼神,總覺得那張臉上充滿了對他的嘲諷。
如此一想李志遠終於忍不住爆發了,他聲音都變得尖銳了許多,“好你個姜瑜,你那是什麽眼神?是在看不起我嗎?別仗著你身後有一個侯府,你也不打聽打聽,這些年你們寧安侯府在京城是個什麽笑話!
失蹤了兩年才回來,誰知道你是被什麽歹人擄去了,這次回來費了不小的勁吧?聽人說那些山寨子裏的土匪們最喜歡長的標致的小郎君了,就憑你這張臉皮,能逃出來想必在那些男人身上下了不少工夫吧?”
這話越說下流,在場的除了體面些的讀書人,有很多都是京城裏的富家子弟,這種小混話私底下他們經常說,可如今這個場合行的都是高雅之事,說這些難免引得在場其他人心理不適。
看李志遠還想接著說下去,一開始在臺上主持的那個人咳嗽了兩聲,想要制止他。
然而沒等他開口,曹玄石忽然出聲教訓道,“混賬東西,你也不看看這是什麽地方?剛才說的都是什麽話!”
曹玄石畢竟年紀大,見識多,趕緊制止了他。
在這種地方說那些混賬話,往小的地方說,是嘴上沒個把門的愛說玩笑話,有辱斯文。若是往大了說,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有為讀書人的風範,是失德之舉,弄不好還會連累在朝為官的家人。
若是被朝堂上的言官們知道了,一封折子上書彈劾,說李尚書教子無方,有失穩妥。一個尚書連家都治不好,又何談身為臣子幫天子治國呢?
李志遠也是一個讀書人,他的條件好,外祖父又是大儒,什麽稀缺的讀書資源都能拿到。如今也是一名舉子,二月底也是要參加春闈的。如果今日這件事鬧大的話,哪怕日後他考上了進士,也有可能會被奪了功名。
他說話的時候沒有顧及到這個後果,曹玄石卻是知道的。
曹玄石又道:“還不快給在場的博士和舉子們認錯,就你這個水平還敢在這裏口出狂言,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!”
他說這話的潛臺詞就是這個外孫年紀還小,不懂事,才會說這些混賬話。把他犯的錯全都歸結於年紀小上面,誰會跟一個孩子計較呢?
曹玄石到底占著一個大儒的名頭,臺上的幾個博士看著這個局面,幹脆打了個圓場,說道:“沒事沒事,孩子年紀還小,沒見過大風大浪,說話做事不穩重也是常理之中。”
見有人遞了臺階,曹玄石心裏還是很欣慰的,順著就下來了。這個外孫是他一手培養的,還好這番言論被遮掩了過去,以後就算有人再提及也沒什麽好說的。
國子監的博士們雖然只是教書做學問,但是手上沒那麽點人脈,教出來的成才的學生不計其數。
曹玄石末了還教訓李志遠道:“你這孩子,以後要多向幾位博士學習,他們的知識可不比你外祖父我少,能學到一點都會使你受益匪淺的。”
這話面上是在教訓外孫,實際上,卻是在捧高幾個博士。誰不喜歡聽好聽話?這幾個人也一樣,聽見曹玄石這麽說,雖然嘴上謙虛的說哪裏哪裏,但心裏也都高興的很。
於是雙方像是默契的達成了共識,將方才的事揭過不提。
第三場的論政被這麽一打岔中斷了一會,不過總體來說大家討論的十分盡興,時間還未結束,新一輪的辯政又開始了,看上去無比和諧,仿佛剛才的沖突並沒有發生過。
就在此時,底下忽然有人起身,聲音不大卻十分有威嚴:“今日真是讓我大開眼界!竟不知我大魏的讀書人在論辯場上如此巧言善辯!”
只是很平常的一句話,從黃燁的口中說出來卻相當有威懾力。
這話單獨來說並沒有什麽,然而黃燁在說這句話時卻是看著曹玄石說的。
臺上的幾個博士其中有人早就認出了黃燁,但都不敢開口提起。至於曹玄石,他的註意力都集中在了李志遠和姜子延的身上,底下坐著的那麽多人他幾乎都沒正眼瞧過。所以自始至終都沒發現當今皇上坐在下面。
在場的其他學子可沒見過當今天子長什麽模樣,只是聽到這人如此口出狂言,心裏不由得吃驚,紛紛都看過去,想知道是哪家的子弟竟然如此放肆。
曹玄石在聽到這句話時臉上浮現一絲不耐,是誰這麽不識擡舉?剛才的事情不都翻篇了嗎?
然而在看到黃燁的那一刻他整個人都要暈厥過去,完了,今天的事全被皇上看到了,他臉色慘白,楞在當場,一時之間都忘了下跪行禮。
臺上的博士們一眼則是就認出了黃燁,當即就有人撩起衣擺跪下道:“恭迎皇上駕到,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一聲萬歲萬萬歲給驚懵了,楞了一下後意識清醒過來,趕緊跟著跪下行禮,眾人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,聲音響徹了整個同文館。
姜子延自然也跟著大家都跪下了,他也很驚訝,沒想到這個黃燁竟然是當今聖上,他之前還猜是哪位王爺或者皇親國戚,竟然都猜錯了。
主要黃燁看起來實在太過年輕,在姜子延的認知裏,雖然皇帝才二十幾歲,但每日因國事操勞,怎麽看都不該是黃燁這種清俊小生。
姜子延從來到這個時代後,就一直在西南地區生活,僅僅只是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一些關於這個朝代的事情。
有關於皇帝的事情他其實知道的不多。
當今皇帝名諱為李承燁,別看這位皇帝親政時間短,但聽說是個很有手段的人。不然也不會在太後的把持下一步一步壯大羽翼。
大概是皇太後依然貪戀權勢,從小扶持的皇帝長大了,不受控制了,像很多史書記載的那樣,便把主意打到了下一代皇子的身上。
於是開始變著法的給皇帝的後宮添人,想讓他早早誕下皇子,然後她就可以覆制當年的法子,弄垮皇帝的身體,帶小皇子登基,她依然可以垂簾聽政。
看今天黃燁的做派,姜子延對他的印象很好,並不像民間傳聞的那樣陰險兇狠。最起碼要比史書上記載的上一任殘暴的旻帝強多了。
“都起來吧。”黃燁說道,他還特地虛扶了一下離他較近的姜子延,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。
在黃燁心裏,姜子延和傳聞中的一點都不一樣,他對侯府的這個小公子其實是有些印象的。
當年李志遠從馬上摔下來斷了腿,說是姜瑜做的,李尚書不依不饒非要讓姜瑜賠一條腿,還因為此事在禦前告了狀。
但他心裏知道李尚書是親後一黨,他並不想幫他,所以便用其他借口擋了回去。
後面姜瑜的大伯母柳氏和祖父害怕被李尚書找上門來,便將他送往了鄉下莊子,這才有了後來姜瑜遇害的事。
黃燁心裏不由得再次感嘆,傳言不可信,眼見才為實。
他再一次問道:“姜子延,你真的不考慮參加科舉入朝為官嗎?”
姜子延楞了一下,隨後搖了搖頭,“皇上,我志不在此,不喜入朝為官。只想去經商游遍天地,過一些自由自在的生活。”
黃燁心裏十分失望,他是個惜才之人,而且如今朝堂上,他繼續培養自己的心腹大臣,對於姜子延他十分欣賞,奈何對方卻無意入朝為官。
姜子延看他好像有些失望,便道:“皇上,就算我不去科考,也一樣能幫到皇上的。我大概還是挺有經商天賦的,您相信我,大魏在您的治理下一定會越來越好的。”
然後他拉過林昭,還有陳勉和楊肅,“雖然我不考科舉,但他們都是今年的舉子,而且他們的才華比我強多了,總會能幫到皇上的。”
這可是個給皇上留個好印象的好機會,其他人可是只有在殿試的時候才能有一睹天子容顏的機會。
若是此時便能給皇帝留個印象,等他日真的走到了殿試,說不定能比其他人先一步獲得皇帝的註意,對於前途只會有益無害。
陳勉他們自然也懂這個意思,大大方方的介紹了自己的名字。
黃燁點點頭,說道:“朕希望能在金鑾殿上都能看到你們。”
這句話對於所有的舉子來說都是極大的鼓勵,就好比前世的國家主席對一個高中生說,希望能在首都大學裏看到你一樣。
陳勉激動壞了,心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,楊肅也十分高興。林昭看起來要比他們倆鎮定的多,他本來就對這次的科舉有信心。他現在心裏還裝著另一樁事,是關於姜子延的。
今天他才知道,原來當初撿回來的這個人是京城侯府的小公子,怪不得當初總覺得他身上有一股子貴氣。
到了京城,他就相當於回了家。那他以後還回他們現在買的房子裏住嗎?會不會等今天結束之後就要回侯府了?
他身份如此尊貴,而自己只是一個鄉下家徒四壁進京趕考的寒門舉子,身份差距如此大,他們以後還能像以前一樣生活嗎?
此時林昭的心裏在想什麽姜子延完全不知道,不過能讓他的名字在皇帝這裏掛個號,他心裏還是十分開心的。
不過旁邊的黃燁可就沒那麽開心了。他如此欣賞的人拒絕入朝為官本身就讓他有點不高興,再加上剛才曹玄石的事情,他面上的威嚴就更重了。
心裏的火積壓著,一股腦的沖向了曹玄石。
“曹玄石,朕今天真是沒想到,原來我大魏的文壇大儒竟然是一個愛搬弄是非、做事有失偏頗、沽名釣譽之人!”
一連三個德行有失的詞從黃燁的嘴裏砸向曹玄石,直砸的他腦袋暈暈的,雙腿直打顫,忽然間大腦一片空白,一句辯駁的話都說不出來。
黃燁目光淩厲的看著他,又道:“曹大儒這個外孫是你手把手教出來的嗎?怪不得這麽會說話,讀書人的仁義道德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嗎!”
最後一句話的語氣十分重,像是怒火集中的高點。不只是把曹玄石嚇得不輕,還有不遠處的李志遠,他看起來比曹玄石還要糟糕。
整個人臉色蒼白,跪在地上雙手雙腿都在顫抖,已經開始口齒不清了,一個勁兒的磕頭,嘴裏說著:“求皇上恕罪,求皇上恕罪……”
作者有話要說:
關於前面所有出現的詩詞還有對聯都是在網上查的資料,前面忘記說明了,在這裏說明一下。大家晚安~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